書籍介紹 育兒書籍

<<專注力協定>> –如何培養心無旁騖的孩子

本書前段介紹請點此

一、孩子要的是什麼

有研究指出,每天花超過五小時上網的青春期女性,憂鬱傾向和自殺念頭較強,但每天花兩小時或以下的,憂鬱症的比例並沒有比較高。的確,科技在現代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要角,手機app和遊戲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欲罷不能,然而,跟本書前段的說明呼應,作者認為如果只是將孩子的不良行為怪罪到新發明上,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答案,而沒有看到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孩子們持續分心的內在原因可能是缺乏足夠的自主權、勝任感(成就感)及歸屬感,造成焦慮與不安,上網、打遊戲或追劇剛好提供他們心靈上的養分。

1. 孩子需要自主權

來自瓜地馬拉的馬雅族,父母給予小孩很大的自由,媽媽不會設定目標再提供誘因給孩子,而是由孩子自訂目標,父母盡可能地支持他們去完成。馬雅父母認為孩子最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且只有在孩子們有意願的時候,才有可能達成目標。研究結果發現馬雅族小孩能夠保持專注的時間是美國小孩的兩倍,而且比起那些參與了西方學校的馬雅小孩,接受較少正式教育的小孩展現了更持久的專注力。探究起來,孩子在學校沒有自主權,只好往別的方向去滿足這一點。

2. 孩子想要勝任感(成就感)

當我們做一件擅長的事情,勝任讓人感覺美好。可惜的是,學校統一式的進度、標準化的測驗,讓發展速度不一的孩子在學校容易感到能力不足,難以找到成就感。遊戲和app開發者知道消費者喜歡升級、追蹤人數成長,獲得按讚數,這些結果迅速提供玩家成就感。

3. 孩子追求歸屬感(包括感覺到自己對別人很重要,以及有重要的人在自己身邊)

攝影師:Charles Parker,連結:Pexels

以前的孩子放學後就成群玩耍,建立親密的人際連結,現在孩子缺乏現實生活的自由玩樂,剩下被規畫好的各種活動,欠缺跟同儕發展社交能力的機會。因此孩子轉身向虛擬世界的人建立關係,找到可以產生認同的小團體,實在沒有甚麼好意外。

二、父母怎麼做

  • 從分享開始,父母先分享自己學到如何處理分心的觀念和做法,讓孩子知道你也有分心問題,我們懂面對類似挑戰時的掙扎,而你做了哪些改變讓自己變得心無旁騖。
  • 提供孩子機會去取得自主權、勝任感和歸屬感,也許從減少安排好的課程開始,給他們多一點時間自由玩耍,幫他們找到人際關係的連結。
  • 教孩子做計劃,安排符合價值觀的行事曆,將跟朋友玩、與家人吃飯、做家事、做功課等時間都安排進去。如果孩子失敗也沒關係,學習調整也是必要的。
  • 協助孩子排除會分心的事項,例如教孩子怎麼設定裝置上的勿擾模式、孩子房間不要放電腦等。
该图片由rpnicksonPixabay上发布

作者舉例說明他五歲女兒的iPad time是怎麼協議出來的,他先讓孩子了解時間有限,如果看太多影片,會減少跟朋友和家人玩的時間,還有app的設計就是要吸引使用者看個不停,但這會奪走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接著他問女兒一天花多少時間在螢幕上是好的,女兒說兩個節目(大約45分鐘),他又問女兒怎麼確定自己每天不會看超過45分鐘,女兒提出用計時器。他同意了,並表示要是發現她沒辦法遵守承諾,就要再重新討論一次。作者認為究竟看螢幕的正確時間是多少沒有確切的答案,重點是讓孩子一起參與這個改變的過程,盡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

博客來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