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芬蘭
作者走訪許多國家,想了解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得分高的國家,是怎麼進行教育的。作者的第一站是芬蘭,芬蘭是非亞洲國家中PISA得分最高的。芬蘭的孩子滿六歲才正式入學,但是在幼兒園階段他們就提供豐富的活動和環境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及社交技巧,他們讓孩子成天玩耍,因為研究顯示玩耍對孩子的身體、認知、社交和情感發展都有助益,他們不直接教學,而是透過討論童話、故事、歌謠和詩歌來讓孩子聽到、說出來、討論與提問,以準備好進入閱讀與數學的世界。如果認為孩子還沒準備好,老師會建議孩子晚一年入學。
芬蘭人的識字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十五歲時的閱讀力是全世界差異最小的,他們熱愛閱讀,每年平均從圖書館借18本書。這一連串的成功,歸根結柢可能跟老師非常有關。從老師的功能來看,芬蘭的老師會注意孩子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除了上述從幼兒園就會檢查孩子有沒有學習困難,在小學中學如果發現有困難,老師也會請特教老師介入,幫孩子補課。特教老師不是導師,他們接受過專業培訓,知道幫助孩子的方法。當用盡辦法還是無法提升孩子學習成果時,孩子會被編入更小的班級,得到更多的關注。芬蘭教師花很多精力在有學習困難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算過,如果小孩輟學,將來無法在社會上謀生,這樣的社會成本是一百萬歐元,如果青少年犯罪遭拘禁,成本是每年十萬英鎊,相較起來,學校教育實在是太便宜了。
再從老師的素質來論,芬蘭老師的特色是專業、有使命感、有人際關係、自主,教學具有一致性。教師養成不易,要當小學老師的人要取得五年的教育碩士學程加上實習,經過嚴格篩選後成為正式教師。儘管不是強制進修,但因為前述過程,加上要當老師的人有種培育下一代,打造國家的使命感,他們有內在動機,想要精益求精,所以研究教學方法、進修學習變得很普遍。另外,芬蘭的小學校很多,人際關係融洽也促進老師的教學熱誠與效果。最後是自主,因為社會文化與歷史因素,芬蘭老師有很高的自主權,不受他人監督。同時,教師養成過程類似,教材規劃得宜(芬蘭學生在18歲以前不需要參加統一考試,所以書商主要是在比誰家的課本最能吸引學生投入及瞭解,而不是比幫學生考高分),老師們在教學上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各學校學生成績差異微小。
若從教育的結構而言,芬蘭原來是採十歲前分流的系統,後來取消,改成十六歲學生才需要選校或選科。不採用能力分班,抱著「把他們放在一起,讓他們和睦相處」的思維,讓最聰明的孩子來幫沒那麼強的孩子。十五歲前沒有資優班,缺點是資優生的學習機會會少一些,但似乎整體的程度會比較一致。
二、日本
日本教育成功的重點之一是擁有「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也都能夠學習」的文化信念。所謂畢馬龍效應,是指如果老師相信學生有很大的潛力,學生就會表現得更好。日本人普遍認為孩子在一開始的智力是平等的,爾後學業成績有別是因為環境和努力所造成。小學老師會傳達給孩子這樣的想法,而且淡化個別能力差異,用小組的努力程度來評估(日本學校很強調團體,小學就教孩子要成為團體的一份子,以小組行動,連帶賞罰)。如此,學生(甚至全國人民)也就跟著這樣相信,願意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績。
為了平衡各校師資,日本老師剛開始教學時每兩年調換一次學校,累積資歷以後變成每四到六年調換一次。這使得老師必須面對不同的孩子和同仁,迫使老師精進、思考和改變,不會陷入窠臼。實施教育的除了老師以外,日本媽媽也佔有相當的分量。社會和學校都預期家長積極地參與孩子的教育,學校會不斷提醒媽媽教育孩子得體行為及檢查功課等等的重要性,讓教育成為媽媽們無法不承擔的責任。當然,這也影響了日本女性在為人母後的職業生涯。
至於在教學方法上,日本小學採用課堂學習研究,也就是老師上課時,教室後面有十位老師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以便對教學計畫的效果提出意見。這不僅讓課程可以經過精心設計、評估和調整,討論出可以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讓年輕老師可以從中學習,避免第一年教書造成的課程災難。另外,日本課堂出現很多推理任務(解釋一個概念背後的推理,分析圖表,處理無法馬上看出解答的問題),頻率高於美國,可能是讓他們在PISA「問題解決」(無法馬上解答,經由認知處理過程來解決問題)測驗得到高分的重要因素。儘管在改革期間多了綜合學習時間,減輕了學生壓力,也提高其創意和解題能力(日本在差不多的期間,問題解決測驗表現的比排名第一的上海更好),但當日本的PISA閱讀成績下滑後,政府為因應批評,逐漸增加數學課和日語課,減少綜合學習的時間,這凸顯出一個價值觀的取捨: 我們願不願意犧牲一些(多少?)數學和閱讀成績,以換取其他的教育效益?
三、新加坡
近期有研究指出智力是可以改變的,而且智商與成就的相關性只有0.5,表示智商與成就是兩碼事,但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源自於早期李光耀認為智力與天賦是先天遺傳且固定的想法,新加坡在經濟上持續發展的唯一希望,是透過教育發展人力資源,藉由產出更聰明的人,為國家的未來帶來經濟發展。因此,盡快挖掘天賦,避免浪費資源在沒有天賦的人身上,造就了新加坡從12歲就考試分班選校的教學方式。
在這樣的結構下,有一些特色出現。往好的結果來看,其一是新加坡的PISA成績中,考很差的人數比多數國家少,在新加坡PISA測驗墊底的學生,表現得比其他國家的學生好。其二是雖然有些人沒有通過分流分班測驗,新加坡仍重視這群人而提供了實用的技職訓練,因此失業率很低。缺點是,對於沒有那麼早開悟的孩子,可能因此錯失逐夢的機會。年幼的測驗結果真的能精準預測一個人的智力和未來發展嗎?